銘記歷史,共筑和平
9月3日,這一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的日子,大閱兵的盛大場景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令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從中深刻領略到了我國的優秀品質、創新精神以及勇于奮進的力量。

這場閱兵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它提醒著我們,優秀的民族精神需要代代相傳,硬核的創新實力需要持續鍛造,不屈的奮進姿態需要始終保持。無論是科研工作者在實驗室里的攻堅克難,還是基層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的奔波忙碌,亦或是每個普通人在崗位上的兢兢業業,都是對大閱兵精神的延續與踐行。未來,唯有將這份從閱兵中汲取的力量,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才能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不斷書寫新的榮光,讓中國的故事在時代浪潮中愈發動人精彩。
在我廠組織的93大閱兵觀摩活動后,我司員工積極踴躍地投稿自己的心得體會,從中挑選出了兩篇比較優秀的文章來予以獎勵。她們是: 郭俠和陳丹丹
威武之師展雄姿-------9·3大閱兵觀后感
九月三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日,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當旭日染紅天安門城樓的琉璃瓦時,我已經守在電視機前,等待激動人心的閱兵儀式。
當激昂的國歌響起,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的心也隨之澎湃起來??粗啽缴夏钦R劃一的方陣,如鋼鐵長城般堅定有力,聽著那一聲聲響亮的口號,似雷霆萬鈞般震撼人心,我心中的自豪與驕傲之情油然而生。那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彰顯著我國強大的國防實力,讓我深刻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厥讱v史,我們曾經磨難,飽受欺凌,但如今,我們已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弱國,而是一個擁有強大實力,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大國。我將以閱兵式上的軍人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堅韌與擔當,努力奮斗,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作者:郭俠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觀看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有感
當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天安門廣場,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 周年閱兵儀式正式拉開帷幕。望著受閱部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依次通過天安門,聽著戰機轟鳴劃破長空,我的內心滿是激動與自豪。而在這莊嚴的儀式中,一個特殊的安排讓我格外動容 —— 曾經在 70 周年閱兵中組成方隊接受檢閱的抗戰老兵們,此次雖未以方隊形式亮相,但他們作為觀禮代表端坐于天安門現場,那一張張飽經滄桑卻依舊堅毅的臉龐,成為了這場盛典中最動人的風景。
抗戰老兵是國家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更是那段崢嶸歲月的活歷史。80年前,他們正值青春年華,卻毅然扛起槍桿,告別家鄉,奔赴抗日前線。在槍林彈雨中,他們浴血奮戰;在饑寒交迫下,他們堅守陣地。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抵御外敵的鋼鐵長城,用不屈不撓的精神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如今,80 年光陰流轉,當年的熱血青年大多已年近百歲,身體條件難以支撐長時間的方隊參閱。閱兵領導小組充分考慮到老兵們的身體狀況,將他們請上觀禮臺,這一安排既飽含著對英雄的崇高敬意,更彰顯著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當鏡頭掃過觀禮臺上的老兵們,我看到他們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有對往昔崢嶸歲月的追憶,有對今日國家強盛的欣慰,更有對無數犧牲戰友的緬懷。他們或許行動不便,或許聽力減退,但當受閱部隊走過時,他們依然努力挺直腰板,莊嚴地行注目禮。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歷史與現實在此交匯。我仿佛看到了 80 年前,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身影;看到了無數先烈為了民族獨立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場景。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與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才有了國家的繁榮昌盛。
此次閱兵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未來的昭示。雖然老兵方隊不再出現,但他們的精神永遠不會褪色。受閱部隊整齊的步伐、先進的武器裝備,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更彰顯了中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這讓我深刻認識到,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以史為鑒,珍惜當下,開創未來。我們要傳承老兵們的愛國精神,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此外,此次閱兵還邀請了國民黨抗日老兵到現場觀禮,這一舉措意義深遠。它再次證明,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的勝利,是國共兩黨合作、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全體中華兒女不分黨派、不分地域、不分階層,團結一心,共赴國難。這種偉大的民族凝聚力,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弘揚。
儀式結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觀禮臺上的老兵們雖未以方隊形式接受檢閱,但他們的精神早已融入祖國的山河大地,融入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生逢盛世,更應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致敬英雄,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身到學習和工作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就一定能在新的征程上不斷取得新的勝利,讓英雄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作者:陳丹丹